无锡惠山泥人是我国著名的民间工艺品,相传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它自己鲜明的地方风格和丰富的技法经验。
惠山泥人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时采用模印的小泥塑,俗称“泥粗货”,如“大阿福”“小花因”“老寿星”“花猫”等;一类是不用模子,随时用手捏制,又以各种戏曲为其主要题材,所以称为“手握戏文”,也叫“泥细货”。两类泥人在风格上有较大的差别,但又有共同特点,惠山老艺人过去把这种特点概括为一句话,即“搭搭满、细细减、色色爆”。这一句话,不仅概括了惠山泥人的总的风格,同时也扼要地介绍了它的表现手法。
“搭搭满”是讲惠山泥人造型上的基本特征,要求丰满、完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喜爱壮硕、健康形象的美学心理。“惠山大阿福”泥人就是一个范例,“大阿福”的头、手、脚的比例比实际的要大些,采用夸张的手法,艺人们巧妙地联结,填满了“大阿福”头、身段及四肢间的空隙,便“大阿福”的形象浑然一体,富有装饰趣味,惹人喜爱。
“细细减”是讲惠山泥人塑造中的表现手法。在泥塑中运用减法是很不容易的,要在塑造中减去非本质的、繁杂的东西,利用有限的体积,注重变形,突出作者的艺术想象,使作品更富感染力,就像人们常说的,要达到“短里看长,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色色爆”是指惠山泥人用色的具体方法。惠山泥人十分强调用色。“爆”就是喻惠山泥人的色彩要单纯、强烈,明快而和谐。彩塑结合的表现手法是我国雕塑艺术的特点之一,惠山泥人继承了这个传统,又结合本地的乡土风格,提出了“三分坯子七分画”,要求在塑的基础上靠色彩来表现,使彩与塑相辅相成。具体做法是大胆使用原色,常用的颜色有大红、正绿、金黄、云青等色,并在原色上加线、边和全银色,注意色彩的协调。上色时做到虚实相间、相互映辉,忌用晦暗低沉的色调,其色彩的鲜艳、强烈和劳动人民对色彩的审美观是完全吻合的,同时和惠山泥人所表达的欢乐气氛的题材及单纯浑厚的造型相一致。由此可见,惠山泥人的用色得当就在于“对比强烈而不触目,用色艳丽而不媚俗。”
惠山泥人以它的造型简练、品种繁多、构思巧妙、形态可爱、生活气息极浓的特点,数百年来吸引了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和慕名而至的旅游者,惠山泥人被作为案头装饰或馈赠亲友的礼品至今传誉国内外。
惠山近百年来艺人辈出,为惠山泥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清末民初,以捏塑花戏闻名于苏锡一带的著名艺人丁阿金,他所创作的“教歌”“水斗”“三胖子”等作品特别注意刻画面部表情和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动作,所以形象逼真,神态生动。同期,与丁阿金齐名的艺人周阿生创作了大型戏剧群像“蟠桃会”,至今珍藏在市博物院内。继丁、周之后的著名手捏戏文能手有秦仁金、傅润泉、陈桂荣等。傅润泉制作的“狸猫换太子”竟达十二人之多,人物高达36厘米,但制作工艺较粗糙,不如丁、周的作品生动、细致。
惠山泥人在清高宗(乾隆)时曾传入宫廷,还参加过1910年举办的南洋劝业会,该会在研究报告书中指出,当时的惠山泥人已达到形神兼备、宛若生人的艺术造诣。
惠山泥人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有了新的发展,艺人高标首次应用石膏模子代替泥模来制造惠山泥人,他大量吸收古今中外的艺术手法,将雕塑技艺和传统捏塑结合,突破了泥人的传统制作方法,创造空心搏泥印坯技艺。他先后创作了“将相和”“和平鸽”“抱兔子”“大阿福”等作品。其中“大阿福”1977年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艺人王士泉继承发扬了京剧脸谱艺术,塑造了廉颇、焦赞、孟良、姚刚等京剧人物的脸谱,丰富了惠山泥人的制作技术。此外,艺人周作瑞的“吹风炉”,蒋金奎的“花猫”,关联新的“幸福老夫妻”,陈学照的“春牛”等也是当时受群众喜爱的作品。
解放后,泥人创作进入了新时期。在泥人的改革上,有着很大成就。泥人生产从家庭个体生产发展至集体生产,作品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发展,从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发展。上世纪六十年代石膏卷笔刀的生产,为惠山泥人石膏制品的发展增添了生机。因此,一大批受人欢迎的作品如“百子庆国庆”“富丽堂皇”“丝路花雨”“老渔翁”“大闹天宫”“中国女排”“九狮图”,各种仕女等纷纷涌现。
惠山泥人石膏制品品种已达400多种,销售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多次被作为高级礼品赠送给外国首脑。惠山泥人博物馆成立,一些传世作品和现代优秀作品收藏在内,以传后世。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刘家奎)
(来源:无锡史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