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 

    地理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地处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0′~46°19′,东西最长约750千米,南北最宽约600千米,总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2%,居全国第14位。

    吉林省东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246公里,东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图们江、鸭绿江相望,边境线长1206公里,西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南与辽宁省相接,北与黑龙江省相邻。

    地貌分区与地貌类型

    吉林省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以中部大黑山西麓为界,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两大地貌单元。东部山地以张广才岭和龙岗山西麓为界,以东以中山低山为主,以西多低山丘陵。中西部平原又包括中部台地平原和西部沙丘覆盖的冲积平原。东部山地属东北东部长白山地的中段,主要由数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组成,山脉之间常有宽谷盆地。火山熔岩地貌在山地中有较大比重,长白山火山锥体上的白云峰,海拔2691米,为吉林省最高点,也是中国东北的最高峰。吉林省境内最低点位于珲春南端的图们江口附近,临近日本海,海拔在4米以下。中西部平原属松嫩平原的南段,包括松辽分水岭和辽河平原的北缘,平原西部以开阔平坦的冲积平原为主,覆盖有大片风成沙丘,向西直抵大兴安岭山麓。平原东部以波状起伏的冲积洪积台地和泛滥平原为主。平原、台地海拔多在100~260米。全省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3%,丘陵面积约占6%,台地面积约占19%,平原面积(含山地中的河谷平原和西部沙地)约占42%。

    吉林省地貌成因类型主要有火山熔岩地貌、流水地貌、湖成地貌和风成地貌。火山熔岩地貌占全省面积的8.7%,流水侵蚀地貌占40.6%,流水堆积地貌占42.9%,湖成地貌占2.5%,风成地貌占5.3%,此外还有面积很小的喀斯特地貌、冰缘地貌和冰川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主要分布在吉林省的东部,包括火山中山、熔岩丘陵、熔岩台地和熔岩谷地等。火山中山主要指位于东部边境的长白山,该火山为一巨型复式休眠火山,由于火山多次喷发,形成由熔岩和火山碎屑堆积而成的高大火山锥体,顶部有火山口湖长白山天池,水面海拔2189米。天池周围形成环状山脊,有多座山峰,在吉林省境内,白云峰最高。此外,还有长白山火山南侧的望天鹅古火山。熔岩丘陵主要分布在长白山火山锥体西北侧的熔岩台地上。熔岩台地主要有长白熔岩台地和靖宇熔岩台地,受河流切割,台地上发育有深达数十米到数百米的熔岩峡谷。吉林省除长白山火山群外,还有龙岗山火山群、伊通火山群、范家屯火山群和七星山火山群等。

    流水地貌在吉林省内分布广泛,主要有侵蚀剥蚀地貌和冲积、洪积地貌两大类型。包括侵蚀剥蚀的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冲积洪积台地、河流高阶地、低阶地、冲积洪积扇平原、河谷平原及河漫滩等。侵蚀剥蚀中山主要分布在张广才岭—龙岗山一线以东,海拔多在1000以上。侵蚀剥蚀低山主要分布在中山的两侧,以及大黑山、吉林哈达岭等地。侵蚀剥蚀丘陵主要分布在大黑山和吉林哈达岭南段,以及东部山间盆地的周围。侵蚀剥蚀台地及侵蚀高阶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地中宽谷盆地的两侧,海拔多在200~300米。

    流水堆积地貌主要有冲积洪积台地与河流高阶地、河谷平原与泛滥平原、阶地平原及冲积洪积扇平原等。冲积洪积台地主要分布在大黑山山前地带、伊舒地堑的两侧和辉发河谷地,河流高阶地形态与台地相近,海拔多在200~250米。河谷平原沿山地中的大小江河分布,宽窄不一,包括河漫滩和狭窄低平的阶地。泛滥平原指平原地区大河两岸宽阔的漫滩,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拉林河、饮马河、嫩江和洮儿河等沿河两岸。冲积洪积扇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东麓,由洮儿河、蛟流河的冲积洪积物堆积而成。

    湖成地貌包括湖积平原和湖积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上的一些湖泊周围,海拔多在120~160米。

    风成地貌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区的西部,包括平缓沙地、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等。沙丘不均匀地覆盖在阶地平原、冲积洪积扇平原及大河泛滥平原之上,东侧约至梨树—公主岭—农安—扶余一线。在通榆、长岭、前郭一带有多条向南突出的弧形沙带,在镇赉、洮南、扶余、农安和双辽等地有大片沙地分布,西部沙地景观常以坨甸相间分布为其特征。

    喀斯特地貌在吉林省以规模小和数量少为特点,且大多数受流水作用改造,与流水地貌呈复域分布。主要分布在通化市和白山市,以浑江中上游流域最为集中。此外,在吉林市、四平市、长春市南部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也有零星分布。八道江1号溶洞总长800余米,是浑江流域较长的溶洞之一,此外较为可观的还有通化市的鸭园溶洞和吉林市磐石县的官马溶洞。

    冰缘地貌均为小形态地貌,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地长白山顶部等高寒部位。更新世末期的古冰川地貌,在长白山顶部也有少量残存。

    山脉

    吉林省的山脉位于中国东北东部山地长白山脉的中段。最西一列为大黑山山脉。在大黑山以东有多列以东北—西南走向为主的山脉系统。其中最为高大而绵长的主脉山岭为张广才岭—威虎岭—龙岗山。

    大黑山呈东北—西南走向,斜贯吉林省中部,西邻山前台地平原,东邻伊舒地堑,是吉林省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常称大黑山线。东北端起于黑龙江省五常附近,西南至辽宁省昌图和开原一带。主峰大黑山在吉林省伊通西北,海拔583米。

    西老爷岭在吉林盆地和舒兰盆地以东,蛟河盆地以西,为拉法河与松花江右侧支流的分水岭。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老爷岭海拔1285米。

    吉林哈达岭位于中部伊舒地堑与辉发河河谷之间,是辉发河与鳌龙河、饮马河与东辽河的分水岭。北起松花湖,南至辽宁省抚顺附近。主峰南楼山海拔1405米。

    张广才岭位于东北东部山地北段的中轴部分,主体部分在黑龙江省境内。向南纵贯敦化市西部和东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至南端分为东西两支,蛟河盆地以西为西老爷岭,以东为威虎岭。山势高大,以中山为主。主峰老秃顶子海拔1687米。

    威虎岭在敦化与蛟河、桦甸之间,为牡丹江上游与松花湖的分水岭。属张广才岭的支脉,北起张广才岭的南端,南止桦甸红石附近,过松花江与龙岗山相接。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大平顶山海拔1284米。

    龙岗山北起桦甸红石松花江南岸附近,南至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大伙房水库上游,呈东北—西南走向。是辉发河与松花江、浑江的分水岭,山势高大。山脉两侧有著名的龙岗火山群。主峰岗山海拔1347米。

    老岭纵贯吉林省集安市,北起抚松附近的头道松花江南岸,南至浑江下游东岸,是鸭绿江与浑江、头道松花江的分水岭,呈东北—西南走向。山岭走向明显,山脊尖耸,山坡陡峻,为吉林省东部山势较高的山脉,主峰老岭海拔1589米。

    牡丹岭在敦化南部和安图北部,西起富尔河源头,东至荒沟岭隘口与英额岭相接,为牡丹江上源与富尔河、古洞河分水岭,近东西走向。主峰寒葱岭海拔1164米。

    甑峰岭在安图县与和龙市之间,北起古洞河南岸,南至图们江上游北岸,过古洞河与牡丹岭相交,过红旗河与南岗山相接,是二道江松花江上游与海兰河、红旗河分水岭,近南北走向。主峰甑峰山海拔1677米。

    南岗山在和龙市与龙井市南部,西起红旗河东岸,东至图们江中游西岸,过红旗河与甑峰岭相交,过海兰河、嘎呀河与盘岭相接,是海兰河与图们江的分水岭,近东西走向。主峰南岗峰海拔1461米。

    哈尔巴岭在敦化市与汪清县、龙井市、安图县交界处,为牡丹江上游与嘎呀河、布尔哈通河分水岭。南与牡丹岭相交,北与嘎呀河源头和黑龙江省境内的老爷岭相接,近东北—西南走向。主峰哈尔峰海拔1146米。

    盘岭又称磨盘山脉,在珲春市与汪清县交界处。西起嘎呀河东岸,东至珲春河西岸,近东西走向。主峰盘岭峰海拔1477米。

    河流

    吉林省境内有名称记载的河流有2000余条,分属松花江、辽河、图们江、鸭绿江、绥芬河5大水系。其中,属于松花江水系有名称的河流1154条,是吉林省最大的水系流域。一级支流有嫩江、拉林河、牡丹江。松花江省内干流长度134.7千米,流域面积2.20万平方千米;松花江省内一级支流河流长度825.8千米,流域面积7.29万平方千米。属于辽河水系有名称的河流129条,一级支流有东辽河、西辽河和招苏台河。其中省内东辽河长度321千米,流域面积9884平方千米;西辽河省内长度44.2千米,流域面积3539平方千米。属于图们江水系有名称的河流257条,一级支流有珲春河、嘎呀河。图们江省内干流长度509.8千米,流域面积2.24万平方千米。属于鸭绿江水系有名称的河流553条,一级支流有浑江。鸭绿江省内干流长度587.3千米,流域面积7278平方千米。绥芬河水系在吉林省境内主要为绥芬河的上游河段,只有一些小河流。绥芬河省内干流长度97.8千米,流域面积2375平方千米。

    吉林省境内河流分布不均。东南部长白山区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常年有水,是吉林省河网密度最大的区域。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水系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周围的火山锥体,呈辐射状流向山下。长白山素有“三江之源”的美誉。西部平原区内除发源于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洮儿河外,乾安、通榆、长岭等县及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南部河流甚少,或无河流。

    松花江属于黑龙江水系,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是全省第一大河流。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贯穿全省东部和中部,流经吉林省境内延边、白山、通化、吉林、长春、松原、白城等市(州),在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与宁江区交界处同嫩江相汇,后流入黑龙江省境内。

    东辽河是辽河水系东侧一大支流,发源于东辽县辽河源镇吉林哈达岭的寒葱顶子山,自东辽县的东北流向西南,与保安河汇合向西流至辽宁省省界,又向北再折向南,与西辽河汇合后流入辽宁境内的辽河干流。流经吉林省境内辽源、梨树、公主岭、双辽等市县。

    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界河,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周围的火山锥体,自西向东又流向东北,在珲春市境内再折向南部,流入日本海。流经安图、和龙、龙井、图们、珲春等市县。

    鸭绿江亦是中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界河,与松花江和图们江同发源于长白山火山锥体,在火山的南部自北向南,至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流向西北,至临江市又折向西南,流入辽宁省境内,于辽宁省丹东市汇入黄海。流经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临江市、白山市、集安市。鸭绿江水能资源丰富,落差大,水流急,适宜发展水电建设。

    绥芬河是吉林省最小的水系流域,发源于汪清县与珲春市交界处盘岭山脉之中。河流由南向北,出省界向东北,在黑龙江东宁县出国,经俄罗斯流入日本海。绥芬河上游山岭连绵,森林茂密,河谷狭窄,河道弯曲,水流湍急。

    湖泊与湿地

    吉林省境内的天然湖泊,根据成因主要分为3种类型,即河成湖、火山湖和内陆湖,按矿化度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除东部山区较小的火山湖外,较大湖泊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区。

    河成湖主要在嫩江、洮儿河下游及霍林河中下游季节性河道地区,分布多而集中。全省境内水面大于3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成湖有7个,即查干湖、月亮湖、新荒泡、哈尔挠泡、牛心套保泡、洋沙泡、新庙泡。查干湖主要位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湖面面积约345平方千米,是吉林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也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湖中盛产多种鱼类,查干湖冬捕是吉林省一大特色景观。多种珍稀鸟类在此栖息。月亮湖位于大安市与镇赉县交界处,湖面面积约154平方千米,其附近有较大面积的湿地。

    东部长白山火山湖有两处,一处在长白山火山口,形成长白山天池。天池附近有较小的火山湖银环湖、圆池和王池等。长白山天池湖面东西宽约3.37千米,南北长约4.4千米,水面面积约9.8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04米,最深373米。其北侧有一出口,形成长白瀑布,落差68米。长白山天池雨量充沛,气温偏低,是吉林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另一处在龙岗山中段,分布在辉南县境内的主要有三角龙湾、大龙湾、二龙湾、小龙湾、东龙湾和南龙湾等,靖宇县境内主要有龙泉龙湾、四海龙湾等。这些火山湖除长白山天池面积较大外,其他面积一般很小,小火山湖水温大多较低,降水补给充足,水质清澈,矿化度高,生态环境良好。

    内陆湖主要分布在松辽分水岭的北侧,如大布苏湖、波罗泡、敖宝图泡、十三泡、花敖泡等。内陆湖普遍缺乏水源,部分湖泊枯水期干涸,水质多呈微碱性或碱性,不宜灌溉。

    吉林省的人工湖泊(水库)现有1429座,其中大型水库18座,中型水库96座,小型水库1315座。

    吉林省的湿地主要有20余处,面积约1.73万平方公里。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4处。面积最大的为长白山地区湿地,主要分布在敦化、安图、延吉、珲春等山间盆谷地中,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其次还有吉林省西北部的莫莫格湿地,分布在镇赉县莫莫格蒙古族自治乡嫩江沿岸,面积约574平方公里。位于吉林省西部的向海湿地,分布在通榆县向海蒙古族自治乡境内,面积约317平方公里。查干湖湿地分布在查干湖西部湖滨,面积170平方公里。

    二、资源 

    土地资源概况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面积为19.12万平方公里(2009年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有世界闻名的“黑土地之乡”之称,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耕地面积703万公顷,林地886万公顷,园地6.8万公顷,草地69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1.3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0.4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1.6万公顷,其他土地63.4万公顷。

    全省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以农用地为主体,呈现“三多一少”的特点。农用地多,约1662万公顷;耕地多,耕地面积703万公顷,耕地总量位居全国第5位,人均耕地3亩多,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后备资源多,全省143万公顷未利用地中,118万公顷可以作为后备土地资源。建设用地少,约107万公顷、国土开发强度(建设用地/土地总面积)为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从建设用地内部看,农村约58万公顷,城镇约25万公顷,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约24万公顷。

    地势自东向西北呈阶梯式下降,大致呈现出东林、中农、西牧的格局。东部以林地为主,中部以耕地为主,西部草地、湿地和荒地较多。地貌分山地、丘陵、平原、台地。各类用地相对集中,农用地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建设用地集中在中部,未利用地在西部分布较为广泛。

    矿产资源

    吉林省地处东北地区腹地,纵跨古亚州和滨太平洋成矿域,成矿条件较好。经国家论证,松辽盆地为国家11个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辽东—吉南成矿带,是全国16个重点矿区之一。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能源矿产及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煤主要分布在延边、白山、长春、吉林、通化等山前地带和山间盆地之中;金属、非金属矿产、地热和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其中铁矿主要分布在敦化、八道江、江源、桦甸等地,金矿主要分布在桦甸、敦化等地,钼、镍矿主要集中分布在敦化、安图、舒兰等地,硅藻土主要分布在长白、临江等地,硅灰石集中分布在梨树和磐石等地,矿泉水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区的抚松县、靖宇县、安图县等地。

    吉林省已发现矿产158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15种,矿泉水、油页岩、硅藻土等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大部分能源、金属矿产都有查明资源储量。但从总量上看是一个矿产资源相对较少省份,对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煤、铁、铜等矿产资源储量相对不足;一些非金属、水气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位居全国前列,但因产品开发能力、加工技术相对落后,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

    截止2014年年底,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分别为1.8亿吨、667亿立方米,分别位居全国第7位和第8位。油页岩保有资源储量1085亿吨,位居全国第一;金属矿产中,镍资源储量19.63万吨、位居全国11位,钼资源储量246万吨、位居全国第5位,金资源储量261吨、位居全国16位;品级较好非金属矿产有50种,适宜深细加工、附加值高,如公主岭膨润土、磐石硅灰石、蛟河饰面花岗岩、长白临江硅藻土、通化、白山松花石等矿产,品质享誉中外;水气矿产中,矿泉水资源储量达47.4万立方米/天,位居全国前列。

    林地资源

    吉林省林业用地面积937.6万公顷。其中,有林地822.1万公顷;疏林地2.5万公顷;灌木林地16.4万公顷;未成林地16.6万公顷;苗圃地0.6万公顷;无立木林地21.1万公顷;宜林地35.1万公顷;辅助生产林地23.2万公顷。有林地面积中,按起源分,天然林624.9万公顷,人工林197.2万公顷;按林种分,用材林342.5万公顷,防护林430.9万公顷,特种用途林46.3万公顷,薪炭林0.5万公顷,经济林1.9万公顷;按林木权属分,国有林599.1万公顷,集体林139.7万公顷,个体林77.6万公顷,其他5.7万公顷;按龄组分,幼龄林135.2万公顷,中龄林313.3万公顷,近熟林215.1万公顷,成熟林123.9万公顷,过熟林34.6万公顷。

    林木资源

    吉林省活立木总蓄积9.88亿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9.82亿立方米;疏林地蓄积40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53万立方米;四旁树蓄积46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3.9%。在有林地蓄积中,按起源分,天然林8.08亿立方米,人工林1.74亿立方米;按林种分,用材林4亿立方米,防护林4.94亿立方米,特用林0.87亿立方米,薪炭林18万立方米,经济林8万立方米;按林木权属分,国有林8.1亿立方米,集体林1.08亿立方米,个体林0.57亿立方米,其他544万立方米;按龄组分,幼龄林5128万立方米,中龄林3.45亿立方米,近熟林3.03亿立方米,成熟林2.13亿立方米,过熟林6927万立方米。

    湿地资源

    2015年,吉林省湿地面积为172.8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102.5万公顷。全省有国家级重要湿地8处:向海国家重要湿地、莫莫格国家重要湿地、松花江三湖国家重要湿地、查干湖国家重要湿地、大布苏国家重要湿地、月亮湖国家重要湿地、龙沼国家重要湿地和长白山熔岩台地沼泽区国家重要湿地。向海湿地和莫莫格湿地被评定为国际重要湿地。

    吉林省湿地类型多、分布广、区域差别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有4大类16型。其中,河流湿地3型;湖泊湿地3型;沼泽湿地6型;人工湿地4型。东部主要是长白山林区的森林沼泽湿地和泥炭沼泽湿地;中部主要是以江河湖泊为主的湖泊湿地;西部主要是松花江、嫩江流域为主的内陆河流及平原沼泽湿地。有湿地野生动物30目59科297种,湿地高等植物112科253属613种,其中濒危重点保护物种70种。全省有湿地保护区26个。其中,国家级湿地保护区12个;省级湿地保护区10个;湿地保护小区4个。建有湿地公园34个,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21个。

    野生动植物资源

    全省有陆生野生动物445种。其中,两栖类14种;爬行类16种;鸟类335种;兽类80种。约占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种类的17.6%。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76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8种。列为吉林省重点保护的有290种。东北虎、东北豹、梅花鹿、白鹤、东方白鹳、丹顶鹤、大鸨等一批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在国际濒危物种的抢救与保护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东北虎作为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在吉林省监测记录到的数量逐年增长,由1998年的4~6只增加到2015年年底的27只。东北豹作为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在吉林省监测记录到的数量由1998年的3~5只增加到2015年年底的42只。

    全省有野生植物3890种,占全国植物种类的13%。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有16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植物3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13种。东北红豆杉和长白松作为国家I级保护野生植物,因保护力度加强,植株数量呈增长扩散趋势。

    自然保护区

    到2015年年底,全省建立林业自然保护区44个,总面积257.54万公顷。其中,国家级14个;省级23个;市县级7个。建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57个,面积258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5个,面积212.4万公顷;省级森林公园22个,面积45.6万公顷。

    芦苇资源

    全省有芦苇湿地面积23.4万公顷,主要分布在白城、松原地区。品种有铁杆苇、长杆苇、紫穗苇、白皮苇等,其中铁杆苇为常见种,面积最大,年产量5.65万吨。

    三、社会 

    历史沿革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边疆的中部,是全国惟一省市同名的省份。吉林省省名源于吉林市市名。在东北地方文献中,表述吉林时曾使用过鸡林、几林、吉临、鸡陵等名。这些地方所指的地域,都是同一地方,即现今的吉林市,包括吉林市乌拉街镇一带。“吉林”是满语“吉林乌拉”的简称,“吉林”汉语意为“沿”,“乌拉”意为“江”,表示此地位于松花江沿岸,有沿江都市之意。后来将“吉林”之名通用全省。

    1990年,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哈拉毛都乡王府屯西北沟,人们发现距今约100万年的石制工具,这是迄今为止在吉林省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古代先民活动遗迹。

    在旧石器时期,“榆树人”和“安图人”是吉林古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榆树人,因发现于吉林省榆树市西南的周家油坊而命名。生活在距今约4万年前的吉林。安图人,因发现与吉林省安图县明月镇东南2.5公里的石门山林旁的洞穴内而命名。生活在距今3.5万年至2.6万年。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吉林省境内陆续发现一些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古人类、古动物化石,如,榆树大桥屯、桦甸寿山仙人洞、吉林九站西山、延边珲春北山、白山抚松新屯子西山、辉南邵家店、镇赉丹岱大坎子等遗址,这些古人类和先前发现的距今约5万至1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榆树人”和“安图人”一样生活在现今的吉林大地上。

    吉林省境内新石器时期的最早居民可以追溯到距今9000年前,人口密度最大的时期在距今6500至5000年间。吉林省西部的白城、松原和中部长春地区的古代聚落使用一些带有明显红山文化特征的陶器、石器和祭祀所用的玉龙,显示出吉林省的文明发展进程。

    吉林古代四大族系

    肃慎族是中国东北最古老的民族族系之一。肃慎又称息慎、稷慎,是现代满族的祖先。早在4千多年前就定居在吉林省境内,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居住地有松花江、牡丹江沿岸和长白山中。两汉时期,肃慎又被称为挹娄;南北朝时期,挹娄又被称为勿吉;隋唐时期,勿吉又被称为靺鞨;辽代开始,靺鞨被称为女真;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下令将女真改称为满洲,其族人称为满洲族(简称为满族)。

    秽貊族是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又称貉、貉貊或藏貊,古文献称他们为“白民”“亳人”或“发人”。秽貊族的主体分为秽和貊两个不同的族群,秽族主要居住在吉林省中部的松辽平原地区。貊族主要居住在松辽平原和松嫩平原地区,与秽族比邻而居。大概在战国末年至秦汉之际合二为一形成秽貊族。后逐步形成夫余、卒本扶余(高句丽)等新的族群。他们先后建立夫余国、高句丽等地方民族政权。

    东胡族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古代民族,因其分布在匈奴的东面,故称东胡。东胡族是一个由若干游牧部落构成的松散的氏族部落联盟,大致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吉林省西部一带。又被称为乌恒、鲜卑、柔然、室韦、契丹、奚、蒙古等等。

    华夏族,即汉族。早在先秦时期东北地区就有华夏族,这就是箕族。是周朝灭商后,箕子东迁至东北地区,成为东北的古老民族之一。来自中原的移民、驻军、俘虏等不断补充,至清朝成为吉林地区人数最多的民族。

    吉林古代少数民族政权

    夫余国是秽貊族系建立的民族政权。建国时间是在公元前2世纪末(大致在公元前108年至前100年之间)。建国早期的统治中心在现今的吉林市。两汉时期逐渐强盛,统治中心扩展到今天的吉林市和长春市一带。夫余强盛时的疆界向南达到辽东古长城北部;东部大约在张广才岭;西部大约在双辽、白城一线的松嫩平原一带;北部至弱水(黑龙江下游)一带。在魏晋以后逐渐衰弱,至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被勿吉所灭。

    高句丽也是秽貊族系建立的政权。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朱蒙在卒本川(现今辽宁省恒仁县境内)建立卒本扶余政权。因这里是汉朝高句丽县的辖地,便以县名为国名,称为“高句丽”。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琉璃明王将国都迁至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市)。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公元427年),长寿王将国都从国内城迁至平壤(今朝鲜平壤)。最强盛时,高句丽疆界东临日本海,西靠黄海,南到汉江,北抵辽河。隋朝统一之后,曾4次征讨高句丽,高句丽受到沉重打击,从此衰落。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被唐军所灭。

    渤海国是靺鞨族建立的民族政权。武则天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大祚荣在旧国(今吉林省敦化市附近)建立政权。强盛时期疆界大体上南至朝鲜半岛的泥河(今朝鲜咸镜南道之龙兴江)东北至现今俄罗斯滨海地区,西到辽河中游,东至现今日本海。契丹天显元年(公元926年)被契丹军所灭。

    各朝统治时期的吉林

    契丹天赞四年(公元925年),契丹军队出征渤海国,于契丹天显元年(公元926年)灭渤海国,改渤海为东丹。仿渤海旧制设中台省。契丹天显四年(公元929年),将东丹南迁至梁水(今辽河流域)。乾亨四年(公元982年)废除中台省,结束东丹国“一国两制”的历史。辽朝管理现今吉林省行政区域的机构有东京道和上京道。吉林地区是契丹政权控制渤海、奚、室韦、女真等少数民族的边防重地,同时也是契丹政权实现南下中原,统一中国目标的战略基地。辽朝十分重视对吉林地区的统治,除实行“一国两制”外,还定期在这里举行“春捺钵”。自辽太宗即位(公元927年)至辽朝灭亡(公元1125年)的198年间,举行153次“春捺钵”。

    辽天庆四年(1114年),阿骨打率女真各部开始反辽战争。次年,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年号收国。金收国二年(1116年),攻占现今吉林地区。管辖现今吉林省行政区域的主要有上京路和临潢府路。金晚期,在吉林地区,契丹人和蒙古人联合抗金。女真人蒲鲜万奴受形势所迫,于贞祐三年(公元1215年)发动兵变,公开叛金独立建国,国号大真。金兴定元年(公元1217年)改国号为东夏,定都南京(今吉林省龙井市城子山山城)。金衰宗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东夏被蒙古军所灭。

    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契丹人在隆安(现今吉林省农安县)、韩州(今吉林省梨树县)掀起抗金斗争,并向蒙古汗国臣服,蒙古军队开始进入今天吉林地区的西北部。金衰宗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蒙古军灭东夏,占领整个吉林地区。在东北地区设置辽阳行省,管辖现今吉林省行政区域的主要有辽阳行省治下的泰宁路、开元路等。

    明朝推翻元朝统治后,元朝残余势力仍然控制东北和北部边疆。在吉林省境内的元朝将领名叫纳哈出。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军征讨元朝残部,纳哈出最终归降明朝。明军消灭东北地区的元朝残余后,在此设立辽东、大宁、奴儿干3个都司,吉林地区大部属奴儿干都司辖区。西部的洮南市一带属大宁都司的泰宁卫。

    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联合一部分部族酋长,结成同盟,预斩杀尼堪外兰为其祖父和父亲报仇。先后攻打数个城市,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斩杀尼堪外兰。此后,他成为建州女真首领。于万历十五年在虎兰哈达南岗(今辽宁新宾县境内)上筑城,逐步发展壮大。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兼并居住在现今吉林省境内的鸭绿江和松花江上游长白山一带的珠舍里、讷殷二部。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登上汗位,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努尔哈赤率军灭掉叶赫(现今吉林梨树县),自此统一东北女真部族。控制整个吉林地区。努尔哈赤去世后,其四子皇太极继承汗位,后金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即皇帝位,改国号为清。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政权设立盛京总管,统辖东北全境。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设宁古塔昂邦章京,分辖现今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等地区。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改称宁古塔将军。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宁古塔将军由宁古塔移至船厂(今吉林省吉林市),并设立吉林将军衙门,是吉林全境最高权力机构。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宁古塔将军改称镇守吉林等处地方将军,简称吉林将军。

    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清政权颁布“流民归还令”,对山海关以东地区施行封禁政策。客观造成东北地区人口增长缓慢,经济发展滞后的状况。致使东北地区边防空虚。清后期,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对东北地区进行侵略,迫使清政权签订《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占大片领土。以多种方式对东北地区进行侵占。迫于现实,清政权废除封禁政策,改革地方行政机构,裁撤东北三将军,改设行省。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吉林行省成立。

    吉林设省打破清以前历代的内外之分、华夷之限,使吉林真正成为与内地各省处于同等地位的一个行政区。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政权的统治。1912年,孙中山宣示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下诏退位。吉林省作为南京临时政府管辖的22个行省之一,区划沿清旧制不变。

    1916年,袁世凯去世,中国进入军阀混战时期。吉林省的军政大权落入孟恩远手中。1919年,日本军队制造“宽城子事件”,孟恩远离开吉林,张作霖开始掌握吉林军政大权。

    1931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长春、四平、吉林等大城市后,扶植清朝废帝溥仪,于1932年在长春建立傀儡政权,称“满洲国”。开始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吉林后,驻防吉林的东北军战士自发组织抗日义勇军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派出杨靖宇、周保中、李延禄等人参加和支持抗日义勇军。抗日义勇军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在敌占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伪满洲国解体。抗战胜利后,东北地区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焦点。1948年10月,长春围困战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告终。自此吉林获得解放。

    新中国建立初期,吉林省辖2个市、2个专区、1个旗、22个县和1个工业特区。1954年,东北行政区划调整,将原黑龙江省的7个县划归吉林省,与原属吉林的乾安县共同组建白城专区;将原辽东省的1市9县划归吉林省,设立通化专区;将原辽东省的辽源市、西安县、东丰县和原辽西省的四平市、双辽县、梨树县划归吉林省管辖。东北6省改为4省,吉林省与黑龙江省、辽宁省以两省新划归吉林省的市、县界线为省界,与朝鲜、苏联国界仍旧。1954年9月27日,长春直辖市改为省辖,省会迁至长春市。1969年,内蒙古自治区的哲里木盟和呼伦贝尔盟的1县1旗划归吉林省,1979年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从此,吉林省行政区划延续至今。

    四、人口·民族 

    2015年,吉林省总户数为10098734户,比2014年增加17350户;总人口为26620780人,减少92488人。平均每户人口2.64人。在总人口中,男性13411890人,占总人口的50.4%;女性13208890人,占总人口的49.6%;性别比为101.5(女性=100)。

    全年全省出生人口181270人,减少63434人,出生率为6.81‰,降低2.35个千分点;全省死亡人口166013人,减少15638人,死亡率为6.24‰,降低0.56个千分点。全省自然增加15257人,自然增长率为0.57‰,下降1.66个千分点。

    全省迁入人口174172人,其中省外迁入62132人;迁出人口237725人,其中迁往省外127072人。净迁出人口63553人。

    全省0岁至17岁人口为3920805人,占总人口的14.73%;18岁至34岁人口为6155915人,占总人口的23.12%;35岁至59岁人口为11550189人,占总人口的43.39%;60岁以上人口为4993871人,占总人口的18.76%。

    全省城镇人口12890223人,占总人口的48.42%;全省乡村人口13730557人,占总人口的51.58%。

    吉林省是多民族省份,有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18.57万人,占总人口的7.96%。其中,朝鲜族1040167人;满族866365人;蒙古族145039人;回族118799人;锡伯族3113人。除了以上5个少数民族,其他少数民族人口12222人,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只有1人。少数民族居住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草原牧区和边境地区。

    全省有4个民族自治地方,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伊通满族自治县。4个民族自治地方面积54708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9.3%。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103.40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47.31%,占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的30.18%。散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115.17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2.70%,占散居地区总人口的4.8%。全省设有33个民族乡(镇)和1个享受民族乡待遇的镇。

    全省10个陆地边境县(市、区),分别是集安市、白山市浑江区、抚松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临江市、图们市、珲春市、龙井市、和龙市和安图县。全省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其中中俄边境线为232.7公里,中朝边境线为1206公里,民族地区边境线长1042.13公里,占全省边境线总长的75.26%。

    全省有36个边境乡(镇)、167个边境行政村。到2010年年底,边境地区总人口211.1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7.09万人,占边境总人口的22.3%。

    行政区划

    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全省有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20个县级市、16个县、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21个市辖区,429个镇、182个乡(含28个少数民族乡)、290个街道。

    五、经济 

    至“十二五”期末,吉林省“十二五”规划收官,“跃上三个台阶,完成两个翻番,实现一个超越”的主要任务指标全面完成。“跃上三个台阶”,即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1万亿元,年均增长9.4%,跨上“万亿元”台阶;地方级财政收入1229.35亿元,迈上“千亿元”台阶;粮食产量实现364.7亿公斤,登上“700亿斤”台阶。“完成两个翻番”,即“十二五”累计经济总量比“十一五”翻一番;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一个超越”,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1%和12%,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开发开放

    吉林省提出实施长吉图向东开放和面向环渤海向南开放双翼共进。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出台吉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方案。突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加快互联互通建设,铁路、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启动实施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农业经济

    全省粮食总产量364.7亿公斤。畜牧业健康发展,生猪养殖效益较好,牛、羊、禽类出栏数量分别增长1.2%、7.9%和3.8%。园艺特产业加快发展,突出发展人参、食用菌、棚膜蔬菜等设施农业,推进“特产之乡”工程建设,全年园艺特产业总产值1432亿元,增长10%以上。

    工业经济

    全省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传统产业振兴发展,一汽-大众年产百万台EA211发动机项目建成投产,奥迪Q工厂项目进展顺利,36万辆大众DY(大众和一汽的拼音Dazhong和Yiqi的缩写)项目落户吉林市。吉化公司柴油质量升级项目达产达效,吉化、吉林油田与地方融合发展。大成集团恢复生产运营,省酒精集团兼并重组重点企业,打造全国新型基酒生产基地。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年产值增长10.1%。实施九大重点产业行动计划、20个创新发展工程,阿达木单克隆抗体、连续法玄武岩纤维、无人机等100项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时速350公里的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下线,“吉林一号”遥感卫星发射成功,新认定摆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器23个。

    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340.8亿元,增长8.3%,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落实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围绕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等10个重点领域实施服务业十大工程,推动建设100个重大项目,开展服务业发展攻坚相关工作。旅游、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家庭服务等行业加快发展,集聚态势初步形成。旅游总收入实现2315.2亿元,增长25.4%,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2600亿元。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吉林市东北亚农产品交易集聚区等17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粗具规模。

    旅游景区建设

    全省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39个。其中,AAAAA级5个;AAAA级59个;AAA级102个;AA级58个;A级15个。全年新评国家A级旅游景区21个,其中,AAA级15个(吉林市铭山绿洲滑雪场、吉林市韩屯雾凇岛旅游景区、吉林市北纬44°金珠花海休闲农业旅游景区、辽源市全民消防科普教育馆、辽源市东丰农民画馆、辽源市江城森林植物园、辽源市金琵琶文化产业园、辽源市南照山鹿乡文化旅游产业园、通化市金江花海景区、柳河县罗通山风景旅游区、柳河县云岭野山参风景旅游区、辉南县北山公园景区、抚松县北山生态森林植物园、白城市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汪清县汪清屏风山景区)、AA级6个(通榆县瞻榆神榆森林公园、通榆县包拉温都杏树林景区、大安市恒源水乡度假村、白城市红岗子它拉红旅游风景区、白城市安广沙坨子旅游风景区、龙井市间岛日本总领事馆展示馆)。

    全年晋级国家A级旅游景区4个,其中,AAAAA级2个(长春市长影世纪城、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游区)、AAAA级1个(吉林市博物馆)、AA级1个(舒兰市大秃顶子风景区)。

    全年取消A级旅游景区资格58个,其中AAA级4个、AA级21个、A级33个。

    吉林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八大部”——长春净月潭风景名胜区、吉林松花湖风景名胜区、珲春市防川风景名胜区、和龙市仙景台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828平方公里,其中可供游览面积158平方公里。游人量225万人次。其中境外游人9万人次,景区资金收入23403万元,其中经营收入22603万元(含门票收入1322万元)。景区资金支出736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支出4601元。

    AAAAA级景区(5个):长白山旅游景区、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长春市长影世纪城、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游区。

    AAAA级景区(59个):吉林松花湖风景名胜区、东北师大东北民族民俗馆、吉林北大壶滑雪场、长春市动植物公园、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吉林市神农庄园、辉南县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吉林市圣德泉亲水度假花园、镇赉县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台市碧水庄园度假村、通榆县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市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集安市高句丽文化古迹旅游景区、四平市北方巴厘岛景区、长春莲花山滑雪场、双辽市一马树森林公园、通化杨靖宇烈士陵园、四平市二龙湖旅游风景区、蛟河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四平市叶赫纳拉城景区、松原查干湖旅游度假区、辽源市交通体验公园、吉林省酒文化博物馆、辽源市青少年平安教育馆、伊通县满族博物馆、东辽县鴜鷺湖旅游度假区、安图长白山峡谷浮石林景区、通化县振国壹号庄园景区、通化白鸡峰国家森林公园、通化县通天酒业科技园景区、延边海兰湖风景区、通化县大泉源酒业历史文化景区、集安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梅河口市鸡冠山国家森林公园、延边州吉林龙顺雪山飞湖旅游景区、白山市松江河国家森林公园、白山市吉林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松原市规划展览馆、通化市云霞洞景区、白城市查干浩特旅游度假区、珲春市防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安市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长春关东文化园、延吉市梦都美民俗旅游度假村、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敦化市长白山雁鸣湖温泉度假村、长春孔子文化园、延边博物馆、长春农业博览园、长白山野山参生态园景区、长春九台庙香山休闲旅游度假区、吉林市博物馆、吉林省御龙温泉度假村。

    省级风景名胜区:通化市白鸡峰森林公园、梅河口市鸡冠山景区、敦化市六鼎山景区、集安鸭绿江风光带——五女峰风景区、白山市青山湖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109平方公里,其中可供游览面积40平方公里。游人量163万人次。其中境外游人7万人次,景区资金收入11079万元,其中经营收入7444万元(含门票收入3794万元)。景区资金支出1278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支出8730万元。

    汪清县满天星风景区,面积57平方公里,其中可供游览面积20平方公里。游人量5.7万人次。其中境外游人0.2万人次,景区资金收入3300万元,其中经营收入3300万元。景区资金支出1100万元。

    六、科技 

    吉林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19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16位。全省有88个自然科学机构;国家级高新区5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9个(包括吉林省与科技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园区)18个,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6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62个,其中众创空间18个;大学科技园7家,其中国家级大学科技园3家;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中心20个;生产力促进中心36个,其中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4个;省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3个,其中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0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3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5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1个。

    吉林省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4人(不包括双聘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中科院在吉机构4个。院士工作站20个。

    科技成果

    全省全年登记科技成果837项,比2014年增长18.7%。全年签订技术合同2419份,实现合同成交额26.45亿元。

    科技奖励

    吉林省评选出科学技术奖287项。其中,吉林省自然科学奖44项;吉林省技术发明奖14项;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含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5项)225项。吉林省国际合作奖2人;吉林省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2人。

    知识产权

    全省专利申请量1.48万件,比2014年增长24%。全年授权专利8878件,增加32.6%。其中,发明专利2240件;实用新型专利5638件;外观设计专利1000件。有效发明专利7705件,增长22.2%。

    七、文化 

    全省文化系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印发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和文化惠民演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完成“送戏下乡”演出4000场省政府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成立吉剧音乐创作研究中心;创排吉剧《吴亚琴》《关东草》;吉剧电影《大唐女巡按》在长春首映并获第三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是吉剧影片首次获此奖项。

    省文化厅举办吉林省首届交响音乐节、吉林省第七届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长白山森林音乐节等活动。吉林省优秀戏曲剧目展演在北京举办;朝鲜族唱剧《春香传》获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戏剧汇演“优秀剧目奖”;《大山里的红灯笼》《长白山精灵》入选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省直文艺院团从年初开始推行演出季,一批精品剧目相继登台,实现院团、剧场周周有演出,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京剧《杨靖宇》省内外巡演45场,参加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获赞誉,在国家大剧院汇报演出,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和吉林省副省长李晋修等领导出席观看。

    公共文化服务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为推进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印发《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机制和供给机制。扶持建设农村文化小广场200个,提升农村文化大院1500个,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在松原召开现场会,推广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成功经验。

    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开放工作有序进行,长春市宽城区文化馆、安图县石门镇综合文化站被文化部评为全国优秀文化馆站(全国仅20家)。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有效推进。成功举办“市民文化节”和“农民文化节”,开展文化共享工程活动1000余次,受众76万余人次。吉林市成功申报国家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白山市公共文化服务配送、四平市红色文化建设成功申报国家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辽源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项目建设主体完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氛围更加浓厚。省图书馆、省群众艺术馆探索开展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总分馆制建设新模式,“结对子、种文化”等工作取得初步成效;长春市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延吉市文化馆、敦化市图书馆等单位开展组建理事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长春市绿园区、朝阳区、双阳区和敦化市、安图市开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取得成效。

    围绕建设“书香吉林”目标,吉林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全年开展各类群众性读书活动5000余场次。省委书记巴音朝鲁为全省“百万好书下乡村,十万赤子送阅读”活动题词寄语,向基层干部群众推荐赠送图书。全年派发图书、年画、对联近30万册(幅)。为贫困家庭、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保障类图书100万册、期刊50万期,为低收入家庭发放免费购书卡1.3万张。

    图书出版

    在第三届吉林省新闻出版奖评选中,有80种精品图书获省政府表彰奖励。全省新出图书1.21万种,重印图书1.1万种。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吉林文史出版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书系》《千年中国话和谐》,长春出版社的《中华文化元素》,吉林科技出版社的《嗨!我是地球》入选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重点主题出版计划。吉林人民出版社的《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入选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六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吉林出版集团的《旗驼》入选中国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项目。吉林文史出版社的《中苏反法西斯战争实录》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种经典抗战图书。吉林音像出版社的《我的爷爷是抗联》、吉林民族音像出版社的《中国朝鲜族抗日斗争史》等音像出版物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重点出版项目。

    吉林人民出版社的《铁人王进喜》和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的《小豆子与肥嘟嘟》入选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延边教育出版社的《一起跳舞》《朝鲜文教材编纂史》,延边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朝鲜族历代美术藏品选集》《中国朝鲜族文学大系·解放后篇》以及吉林文史出版社的《满族说部与东北历史文化》等5部图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民委组织的第三届向全国推荐的百种优秀民族图书。《20世纪中国朝鲜族文学史料全集》等10部作品获第五届中国朝鲜文新闻出版奖优秀出版物奖。

    卫生

    全省有卫生技术人员15.90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73万人;注册护士6.07万人。医院和卫生院有医疗床位13.53万张。全省有乡镇卫生院776个,床位1.7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90万人。全省县(市、区、开发区)均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1327.39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7%,全年筹集资金63.85亿元,新农合可支配资金57.21亿元,688.55万人次从中受益,支付补偿资金53.50亿元,占年度新农合筹资总额的93.52%。

    全年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人数58381例,报告死亡194例。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6.54%。

    体育

    省体育总会为1181个行政村(社区)、135个乡镇(街道)、7个县区健身广场配建室外健身器材。为满足基层群众实际需求,为行政村和乡镇增加篮球架。印发《关于申报2015年全民健身“五个一”工程项目的通知》,2个全民健身中心、4个体育馆、3个游泳馆、13个体育公园(广场)和3个综合体育场符合资助条件,获资助2710万元。培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0人、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00人、省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100人、省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100人。下拨全民健身宣传经费70万元。投入240万元用于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网络建设,实现全省9个市(州)和长白山保护开发区、60个县(市、区)国民体质监测器材全覆盖。参加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获6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10名运动员被组委会评为优秀运动员。参加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获3块金牌、9块银牌、5块铜牌。省棋牌运动管理中心组队参加全国第三届智运会,获1块银牌,1块铜牌,3个第五名,1个第六名、1个第七名,4个第八名,共22人次获名次,获奖项目占参赛项目60%,获名次人数占全体参赛人数的55%。

    2015年,吉林省运动员获世界冠军15个、全国冠军82个。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吉林省有8个市(州)、220名运动员参加4个大项、10个分项、84个小项的比赛。在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吉林省选手在22个项目上进入前8名,获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6枚。

    (闫佳函)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国家方志馆)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