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ENGLISH
马俊亭

原标题:开封书场头把交椅马俊亭

陈雨门先生1930年在大相国寺看到久负盛名的李永学虽已年老嗓哑、徒子徒孙也已功成名就,但仍是闲不住,继续教授一小徒,每天吃午饭时,口授黄天霸说词一段,讲述这一段应注意的口眼手势动作等,小徒午后二时出场,七时收摊。如当日说的略有谬误,或动作不合要求,到家非骂即打,往往不给饭吃。就是在这样严格的训练环境中,他教出来的徒弟都是评词界的高手。他手下最出名的有两个:马俊亭和段润生,段润生咱们已经熟悉了,人称书场“活岳飞”。马俊亭也非常了得,他是李永学的大弟子、段润生的师兄,擅说《彭公案》《七侠五义》《水浒》等书。 

这马俊亭来历不简单,他生于1871年前后,开封市人,幼读诗书,精通文墨,曾在清朝地方政府当过多年“公务员”,衣食无忧,吃的是皇粮,干的是官差。后来到管理黄河的河南上南厅当账房先生,绝对的肥差。总管黄、淮等河道事务的河道总督李鹤年见他比较机灵,就把他调到河道府衙主管供应,在那里马俊亭捞了不少油水,哪一年下来也得上千两。在开封做官,最肥的地方就是河道衙门。开封有俗语曰:“金杞县、银太康,抵不住祥符一后晌。”在历史上,这杞县和太康都是父母官喜欢的地方。想当年徐世昌也曾梦寐以求到这两个地方上任。当时徐世昌屡次参加科考,皆名落孙山。一次,有人问徐世昌将来之抱负,徐道:“他日或大祧,或议叙,或幸成进士为即用令,若分省得河南,除杞县、太康,必师孟尝君广纳食客。”“金杞县、银太康”堪为各州县中之上等肥缺,但是再肥的州县也“抵不住祥符一后晌”。又是在最肥的河道衙门,这马俊亭很快就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圈。河道衙门的公馆里,太太、少爷、少奶奶们无不竞豪奢。在这金玉满堂、荣华富贵的环境里,马俊亭也沾染了各种不良习气。吃饭穿衣必是贵的,他不但经常穿梭于烟花柳巷,还沉醉于烟馆吸食鸦片。可惜他不是富贵之人,到了清末,他的家中发生了变故,先是太太有病,花去多年积蓄后还是病逝,接着儿子夭折,其他家人也相继去世,不到一年,家中就只剩他一个人。自此后,家业也慢慢地衰落下去。 

在自叹命运不济的同时,他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离开了公务员系统的他决心靠手艺吃饭,投师李永学说评词,经过一番勤学苦练之后,和大相国寺里的方丈说好,在寺院辟了一个角落,就开始了江湖卖艺。 

他得到了李永学的真传,再加上肚子里有水儿,很快就在大相国寺打响了,每天听他说书的排队,稳坐当时开封评词界的第一把交椅。我们至今已经无从听到马俊亭的评书了,好在1935年张履谦做《相国寺民众娱乐调查》一书时留下了珍贵的资料:“武松听了,心头那把无明业火高三千丈,冲破了青天。右手持刀,左手揸开五指,抢入楼中。只见三五枝灯烛荧煌,一两处月光射入,楼上甚是明朗。面前酒器皆不曾收。蒋门神坐在交椅上,见是武松,吃了一惊,把这心肝五脏,都提在九霄云外。说时迟,那时快,蒋门神急要挣扎时,武松早落一刀……”桌前坐的上百名听众,“都瞪着眼、张着嘴、跺着脚、拍着手,都跟着那说书的老头子吃了一惊”。 

晚年的马俊亭生活困窘,他穿的一件破棉袄,上面至少有10个补丁、8个窟窿,油垢早把它油得透光了,生活全靠他的几位徒弟供给。凡是能够在书棚说书的徒弟,每日均需给他200文。他教出的徒弟出名者较多,王明顺、周明元、王明录、范明显、贺贵三等都是他的弟子。 

(来源:开封地情网)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国家方志馆)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