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东汉、三国
西汉时期
东汉时期
三国时期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刘邦平定江南,在今江西境内设置十八县,均由豫章郡统辖,宜春县就在其中,因“县侧有暖泉,从地涌出,夏冷冬暖,清澄若镜,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长沙定王刘发之子刘成封为宜春侯,改宜春县为宜春侯国。元鼎五年(前112),汉朝边境多事,匈奴侵犯,武帝号召王公、列侯征战,竟无人响应。武帝大怒,乘当年诸王侯贡献酎金助祭宗庙的机会,以“坐失酎金”将刘成等一大批宗室贵胄革职削爵,废宜春侯国,复为宜春县。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大肆改易郡县名称,将宜春县改名为修晓县。东汉建立后,郡县恢复旧名。此后,宜春县名沿用至东晋。
东汉中平二年(185),划宜春县东境之地,设置汉平县(县治设在今樟树市中洲乡门楼里之古吴平圩)。东吴宝鼎二年(267),宜春县被一分为三:析县西境之地,设置萍乡县;析东境钟山以东之地,设置新渝县;其他地方依旧归宜春县管辖。
西晋、东晋、南北朝
西晋时期
东晋时期
南北朝时期
古人讲究避讳,其中尤以国讳涉及范围最广,国讳指举国臣民,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须遵循的避讳。本指避讳皇帝本人及其父祖名字,故又称君讳、公讳。后来扩大至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
公元265年,司马炎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晋,史称为西晋。公元275年,晋武帝司马炎追尊祖父司马懿庙号为高祖,追谥祖母张春华为宣穆皇后。西晋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原属吴国统治的宜春诸县悉数属晋,为避宣穆皇后张春华的名讳,将宜春县改名为宜阳县。宜阳县名一直沿用至隋。
隋、唐、北宋
隋朝时期
唐朝时期
北宋时期
隋文帝基本统一天下后,鉴于从东汉末年开始的州郡县三级制已经混乱不堪,废除天下郡置,改为州县二级制,以州直接统县,隋开皇十一年(591)在宜阳设置袁州,辖宜阳、萍乡两县。
袁州之名由来与东汉大隐士袁京密切相关。相传袁京行至宜春县,发现这里青山多妩媚,鸟雀多啾鸣,更有一条秀美的河流,当即感慨“此乃吾所栖也”,于是在宜春城北五里山隐居下来,过着荷锄躬耕、抚琴引鹤、传经讲学的生活,朝廷多次派人请他出山,但他誓死不从。后来袁京终老宜春,归葬五里山,宜春人民感怀他的高风亮节,将“五里山”改名为“袁山”,又将县域内秀美的河流命名为袁河,当在此设立州郡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袁州之名。
据《隋书·地理志》记载,开皇十八年(598),改宜阳县为宜春县,仍为袁州治所。隋炀帝登基后将所有的州改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大业二年(606),袁州改宜春郡,治所依然设置在宜春县。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再一次废郡制,设置州制,宜春郡再次改称袁州。武德七年,将新渝县划入袁州管辖。而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改袁州为宜春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又将宜春郡改为袁州。其后袁州之名一直沿用。只不过是在元朝被称为袁州总管府、袁州路,在明清称之为袁州府而已。
元、明、清
元时期
明时期
清时期
袁州辖区在北宋太祖开宝八年发生变化,割筠州万载县归袁州管辖,因此袁州州辖由宜春、萍乡、新喻三县扩充为宜春、萍乡、新喻、万载四县。宋太宗年间,先是在雍熙元年(984),将原来宜春县的十个乡拆分出来,设置成一个县即分宜县,由袁州管辖。后又在太宗淳化三年(992),将袁州辖区内的新喻分离出来,归置到临江军辖区内。至此,袁州辖区为宜春县、分宜县、萍乡县、万载县。一府四县的体制,一直沿用至清朝末年。
(来源:方志江西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