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位于连云港市南部,东临黄海,内陆总面积1880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伊山镇。
灌云县地旧为海州辖地。6500年前,境内大伊山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时属鲁境。秦代定名朐县,初属薛郡,后属郯郡。汉代属东海郡。东魏武定七年(549)属海州朐县,后改称朐山县。元时属海宁州朐山县。明朝初年,改海宁州为海州,朐山县并入海州,属淮安府。清为直隶州海州所辖。民国元年(1912)始分海州东境置灌云县。当时境域包括今灌云、灌南全境及连云港市云台区、连云区和盐城市响水县部分地区。地域上,南带灌河,北枕云台山,“灌云”县名遂以灌河和云台山之首字命名。
民国伊始,尽废清朝府州改设为县,如苏州府改称吴县,常州府改称武进县,镇江府改称镇江县,扬州府改称江都县,徐州府改称铜山县。江苏省内旧府州惟海州一分为二,设为东海和灌云二县。这话得从旧海州城乡对立说起。民国成立以前,海州城为显宦、富豪等保守势力的堡垒,城绅们思想故步自封,他们凭借官方势力,为所欲为,不把乡区人士放在眼里。而乡区则以板浦为代表,这里因是淮北盐业集中地带,商贾辐辏,交通频繁,与外界接触机会较多,接受新思潮要比城绅多得多,进步势力较大,在不少问题上城乡严重对立。当辛亥革命兴起之时,以板浦为主的海属有志之士,云集于苏州,密谋起义。不久南京光复,咨议局由苏迁宁,不少就职于省厅或任省议员的海州人士,鉴于海州城绅借助经济和政治势力,对乡区人士进行欺压剥削,引起民众不满,因此准备推翻海州城绅势力,迎接革命,改造海属社会,遂提出议案给省议会。经议决从海州辖区内划出板浦等11个镇为新县。县名起初由议会命名为“朐东”,是延续古海州地名之意,也暗合了山名。经省府改定为“灌云”,盖取有名山大川可以为界之意。由此海州划为灌云、东海两县。
灌云、东海分县甫定,两县之间即为划界打起口舌仗。因为随着海岸东移,滩涂日增,旧盐池不断废弃,新农田逐渐开垦,海州城绅所拥有的田产,多在灌云东南一带,诚恐分县之后,势力消失,鞭长莫及,控制维艰。所以不惜用各种说法耸人听闻,说灌云位居东南,东海偏于西北,论土质东海不及灌云肥沃;论商业,灌云板浦为淮北盐业集中地带,商贾辐辏,必然较东海繁盛,因此,他们迎合一般人之心理,追问今后地方建设经费从何筹措。一时间,反对声浪高唱入云,东海人有呼吁书,灌云人有驳议文,连篇累牍,聚讼纷纭。主要争执就在于灌云主张从龙尾河往北经新浦至临洪河入海为界,而东海则坚持以古运盐河为界。经过从1925年至1929年的纷争,省府基本同意海州的方案,并且灌云主动出让临洪口,又将大浦划给东海,争端遂息。
灌云县成立后,1914~1927年隶属徐海道。1933年隶属东海行政督察区。1940年,中共灌云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1年改为东灌沭办事处,隶属淮海专员公署。1942年,撤销办事处,恢复灌云县政府建制。1945年治三星镇。解放战争时期,属苏皖边区第六行政区。1949年后属苏北人民行政公署。1970年属淮阴地区专员公署。1983年划归连云港市。
灌云之名本与境内名山大川云台山和灌河有关,但是其后由于区域的调整,如今北边的云台山已不在境内,南边的灌河只剩了境域东南角燕尾港和堆沟、团港一带尚为灌河入海口所经。从地名上来说,以“灌云”名县已经名不副实了。虽然如此,境内仍不乏山水,灌河在境内入海姑且不说,与灌南交界的新沂河确实是江苏境内有名的河流,没有了云台山,伊芦山、大伊山一样是深具意味的山。相传,商代名相伊尹晚年曾在伊芦山隐居采药,并结茅为芦,此山因此得名。邑人钟离昧,为项羽麾下大将,项羽兵败自刎乌江后,他潜回家乡伊芦山。当时境域属楚,韩信为楚王,钟离昧因“素与信善”就投奔了韩信,并策动韩信叛汉。而韩信正遭刘邦猜忌,故听信手下进言,打算杀了钟离昧向刘邦表心迹。钟离昧得知后苦劝韩正视现实,无奈短视而心存幻想的韩信执意不听,钟离昧愤然自刎。而韩信最后终于如钟离昧所料,并没有逃过大劫。大伊山是灌云的标记,也是灌云的骄傲,清人有“北望渐知乡国近,大伊山色马头看”诗。大伊山曾发掘过新石器时代的石棺墓葬群,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上有卧龙岗,传说刘备曾路过此地,解鞍少驻,竟留连忘返,夜宿于一块50平方米的大岩石上。后人发现石上刻有疑是商代的天象图,与30里外著名的连云港将军崖岩画遥相呼应。此石被称为星相石,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天、地的认识,对大自然的崇拜,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灌云县治初设在板浦镇。板浦镇建于隋末唐初,自古就是古海州地区的经济、文化重镇,是清代海州才子“二许”著名文学家、数学家许乔林、许桂林的故乡。李汝珍在此生活达30年,他采拾海属地方的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陶醉在亦真亦幻的镜花水月世界,潜心创作了传世名著《镜花缘》,《镜花缘》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在灌云完稿。今板浦镇有李汝珍纪念馆。
1948年6月,灌云县民主政府从杨集迁至伊山,伊山自此正式成为县城所在地。伊山镇,因紧邻大伊山而名。古时大伊山濒临大海,南方常有海船至东山脚避风,渐渐有人在此落脚贸易。清末曾名大伊市。1947年始名伊山镇。
(作者:尤 岩)
(来源:江苏地情网 《江苏地名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