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ENGLISH
甜城蜜饯

“今天下午(1951118日)二时半到了内江县,是川南大地方,出糖和橘子,有文化,多知识分子……”69年前,写下《边城》的作家沈从文来内江工作了4个月,居住在今内江东兴区双才镇双才村。沈从文寄给妻子张兆和的第一封家书如此描绘他眼中的内江。 

沈从文对内江的甜蜜印象颇深,他写道:“这地方出糖,所以蜜饯甜得少见。一来招待即是这种甜蜜饯。”有一次,他到乡场上看村民过年,发现“乡下人都追来办年货……卖鱼的却换了些橘子、米糖回去”。 

内江,位于成渝古驿道的中间节点,域内设有珠江驿、安仁驿、双凤驿,最终出隆桥驿到达今天位于重庆的峰高驿。如今,随着城市发展,安仁驿已无处可寻,双凤驿残存的几百米窄古道荒废于破败待拆的民居中……但那些被沈从文屡屡提及的甜蜜饯,仍然在内江各处皆可寻。 

内江蜜饯亦称甜城蜜饯。史料记载,在唐代便有了蜜饯的雏形——蜜果。《内江县志》介绍,蜜饯起初是由当地的妇女以家庭为单位制作完成后食用。后来逐渐形成规模,作坊生产开始流行起来。 

内江冬条蜜饯(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供图)

53岁的余斌厚,是内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江蜜饯第二代传承人。630日,在余斌厚创办的食品加工厂里,记者看到,工人们选果、搬运、漂洗、熬制……浓浓的蜜糖味充盈着整个车间。“任何果蔬其实都能够制成蜜饯,但是最受人喜爱的,还是经典产品橘饼、冬条、樱桃等。”谈起蜜饯的制作过程,余斌厚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蜜饯制作是将各类剥皮去核的瓜果、蔬菜、药材放进沸水中煮一遍,去涩味,达到浸漂和软化的目的,制成坯子。然后将坯子放入制冰糖产生的冰糖水中熬煮,待到糖水逐渐凝固,坯子和糖水完全融合后,将坯子起锅入缸储存。数日后,再将坯子加热到可以拉丝的程度,冷却后,裹上白糖,蜜饯即成。 

内江桔饼蜜饯(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供图)

民间也将这类经熬煮制成的食品称为“煮货”。手艺师傅在制作蜜饯时会用到很多老一辈传下来的经验,比如在糖汁沸腾以后,用大汤勺舀起糖汁轻轻倒出,如果糖汁如丝流淌,并在前端悬起“珍珠”不下坠,这时的糖浓度就是最佳的。 

内江市市中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翁得志介绍,内江甘蔗种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以往不少往返于古驿道的人,都喜欢买点内江蜜饯作为礼品带给家人。民国期间,内江铨源、大华、德华、美新等20多家蜜饯铺年产各类果蔬蜜饯约50万公斤。 

(摘自《四川日报》(2020731日)《一路美食不断 慰藉驿道往来羁客疲惫的身心》一文,作者:边钰 吴晓铃 郑志浩 李婷) 

(来源: 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国家方志馆)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