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ENGLISH
汤绍恩

汤绍恩,四川省安岳县人 。明嘉靖十四年(1535)出任浙江绍兴府知府,有“浙江李冰”“绍兴恩公”之誉。主持兴建的三江闸,节江制海,使江海两分,系古代治水“节江制海”实践的巨大成功,创造了中国古代水利奇迹。 

汤绍恩画像(汪毅 供图)

该闸为砌石重力,强调了闸体砌筑和开闭的科技性,挑战了前贤的传统水利工程技术,是我国唯一以星宿名称建筑的大型挡潮排水闸,也是“现存我国古代最大的水闸工程”暨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又是创造性的水利科技杰作,即通过特殊水文设施——“五行”(金、木、水、火、土)水则碑来实现定量调度水资源,代表了“我国传统水利工程建筑科技和管理的最高水平”,领先世界300多年。 

三江闸图片(汪毅 供图)

 该闸以“二十八顺天应宿”及调度水的“五行”水则碑为创意,具有震古烁今的想象力,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绝唱,而且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关于“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标准。 

除兴建三江闸,汤绍恩还主持了海塘修筑、新塘开掘、鉴湖改造、绩堰恢复、纤道维建,航道疏通等水利工程,首次完整地实现了绍兴古代水利工程“拒潮、抗旱、排涝、灌溉、供淡、交通”六位一体的价值体系,造福绍兴约450年,与绍兴目前拥有的关于水和水城文化的种种殊荣息息相关,被清朝康熙、乾隆、咸丰、同治四代皇帝敕赐。入《明史·循吏传》,系明代276年中30个地方模范官员之一,为该传中唯一的四川人,也是绍兴水利史上循吏进入正史《循吏传》的唯一者。 

 在绍兴水利广场上仅有的三尊雕塑中,四川籍的古代治水人物大禹、汤绍恩便占其中的两席(另一尊为马臻)。就绍兴数千年的水利史而言,汤绍恩既是大禹治水精神最具代表性的传承者,又是继大禹之后古代治水建立功勋的集大成者,享有“公缵禹功” “功全禹迹” “禹稷同功”“缵禹之绪” “智侔神禹”“洞开缵禹绪” “功垂禹绩侔” “一方之神禹”“公之恩泽,洵不在禹下”等盛誉。 

 2014年,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三江闸保护利用传承工作方案》,要求“按照世界领先水利工程、中国最早海滨大闸、绍兴水城海滨明珠的总体定位”,编制规划,组织实施。汪毅 

来源: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