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李正敏——秦腔“敏腔”创立者
李正敏,1915年生于长安县狄寨原上的一个贫寒人家庭。11岁那年,因原上生活“苦焦(十分穷困)”不堪,随父到西安城,入梨园学戏。勤于钻研,“舍得吃苦”,在名师党甘亭(人称“胎里红”)的教授下,技艺长进很快,不久,就以一曲折子戏《审余宽》亮相舞台。谁知由于第一次见观众,紧张得不能自持,竟然把戏“烂”在了舞台上,因此遭遇了教练对全体学生的“打通堂”(就是“连坐法”,一人犯事,全体遭殃)惩罚。经过一番“人后苦修”,再登台时,让人为之一振。
不到20岁,就身背数十部大、小戏,走遍三秦、陇西地,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代名伶。时有报评曰:“五六年来,夜无虚席,每出一新戏,更为轰动西安,蜚声秦陇,此虽比之梅氏(兰芳)亦无逊色。”著名戏剧家封至模在《陕西四年来之戏剧》(1932年撰)一文中也说:“盖李之长在唱,彼时正嗓音完整,精神饱满,兼善运用,每唱一曲,虽大段亦一气呵成,耳音为之一快。”
这种声名,加上“百代”的锦上添花,给李正敏注入了“虎入深山,龙归大海般”的生命激情,由此艺术创造力更加自由酣畅,角色“拿捏”愈发游刃有余。
他是被一位叫周伯勋的电影演员推荐给百代公司的,这位电影演员是陕西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很红火,不仅出演过《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名片,而且还作过多部电影的制片人,连西安的第一个电影院(阿房宫影院),也是在他的倡议下创建的。因了他的鼎力举荐,百代公司特邀李正敏去上海,灌制了八张唱片,那都是李正敏的“拿手好戏”,分别是:《赶坡》《探窑》《南天门》《断桥》《血泪鸳鸯传》《游园》《店遇》《二度梅》《黛玉葬花》。在每张唱片的前边,都由周伯勋朗读了这样一句话:“上海百代公司特邀秦腔正宗李正敏先生演唱——”,由此“秦腔正宗”之美誉便不胫而走。
先后创造过数十个舞台艺术形象,其中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有三部,一是《五典坡》中的王宝钏,二是《玉堂春》中的苏三,三是《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人称“李氏三部曲”。
之所以能称“秦腔正宗”,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李正敏与“正俗社”、“正艺社”相关,并且正艺社干脆就是自己创建的,本人学名又叫正堂,艺名又叫正敏,誉为“秦腔正宗”,大概也与这处处皆“正”有关,当然,更有开宗立派之意。加之在同一时代的演唱中,李正敏匠心独具,技压群芳,尤其是在大多秦腔艺人只注重比较单一的“怒(挣)、吼、尖(高音)、放(粗放)”的演唱时期,能吸纳京剧、晋剧、河北梆子、吕剧等兄弟剧种之长,使演唱风格进入“峰回百转”的“凄迷”状态,讲“歌喉婉转”,重“高低错落”,推崇“中低音效率”,追求“丹田音共鸣”,从而形成了道白、吐字、行腔、收音、归韵都有别于同行的“敏腔艺术”。
有了“秦腔正宗”的封号,接着又有了“秦腔皇后”的美誉,当时的报纸说他“虽比之梅氏也毫无逊色”,而谦虚的梅兰芳,自是不能拿自己相比,听完戏后,又称他为“西北的程砚秋”。那种时下最爱论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由此当能管窥其全豹了。
可惜李正敏的艺术“好运”并不长,1936年,他脱离正俗社,自己组建正艺社后,由一个名演员变为“领班长”,一群人吃喝拉撒睡的担子,就沉甸甸地全压在了他一人肩上。由于各方面原因,最终搞得班社解体。
解放后,被招到西北戏曲研究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前身)马健翎麾下,先后担任过该院秦腔团团长和演员训练班主任职务。这期间,流传过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说他有一次到蓝田县下乡演出《五典坡》,正唱王宝钏的《赶坡》唱段“头上缺少帕儿苫,身穿一领补丁衫……”时,台下一老者突然直冲到台前,指着他的鼻子大喊:“你不要唱了,你挖什么野菜,穿什么破衫,把你嘴里那颗金牙卖了,看能买多少粮食,还用得着挖野菜,穿补丁。”原来李正敏嘴里是镶着一颗金牙的,在那个年代,这是一种富贵的象征,即使牙没坏,有钱人也是要用黄澄澄的金子,把人能看见的牙齿包起几粒来的,这跟前几年时兴手上戴一大金镏子,腰上挎一呼机和今天坐奔驰、宝马,几乎有异曲同工之妙,想李正敏先生做过“班主”,又是脍炙人口的名演,这个“阔”自然是要摆、也能摆得起的。可守寒窑的王宝钏一张口,嘴里竟然露出一颗象征着荣华富贵的金牙来,观众指斥,也在情理之中。当时就有人站出来干预老头,维护“秦腔正宗”,李正敏立马制止了,他不仅不让冒犯老人,而且还在台上向老者深施一礼,然后继续演出,几天后,他就把那颗直到七十年代末还具有很大“魅力”的金牙提前拔了。
李正敏从艺46年,但真正活跃在舞台上的时间,仅20多年,后20年,一些用在了艺术管理和教学上,另一些泼洒在了“文革”中。他之所以在解放后慢慢淡出舞台,最重要的原因是,秦腔后来已有大量女演员介入,男扮女装的时代渐次结束。
对学生的教授,始终是一对一,手把手的口传心授,这种教学方法最易让学习者深得要领,迅速入辙,其名弟子杨凤兰,就是在这种“一字一句,一腔一调,一板一眼”的“精雕细刻”中,成为“敏腔”高足,并红透大西北的。好在“敏腔”桃李遍天下,许多人是在他去世后,仍“死抱”唱片,自我“克隆”出来的,有的即使不“照本宣科”,也默化潜移,于“敏腔”沃土上发芽生根,最终已然长成参天大树。
“文革”中的李正敏,自是少不了要靠边站,挨批斗,蹲牛棚了。加之身世复杂,不仅是现实的“反动学术权威”,而且还当过“旧班主”、“戏霸”,“欺压”过“艺童”和“劳苦大众”。1972年“出棚”,1973年底便“含恨谢世”,享年58岁。据熟知的人讲,先生平素待人和蔼,说话从不高声,处事低调,爱穿一身藏青色中山服,黑圆口布鞋,走路很轻,留偏分头,迟早显得干干净净。
2002年6月16日,在先生去世29年后,由民间自发创建的“秦腔大师李正敏纪念馆”,在其家乡白鹿原奠基,这是国内第一座以民间集资形式为戏剧表演艺术家修建的纪念馆。
(来源: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