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吴国开凿江南运河,既利用原始河流的走势适当加以导流,又顺着受山体侵蚀所留下的断块及残余的土墩而进行开挖,通过自然地貌与人工相结合,从而形成黄埠墩、西水墩以及其他墩、尖等一些地形地貌。这种墩、尖由于处在运河中间,常常四面或三面环水,既对来水起到缓冲、分流的作用,又使去水流畅,加快流转,似天然的水利工程中的分水坝。古人并没有因为要拓宽河道而随意地去炸掉它,相反是作为水利工程的一大作用与特点而特意利用、建造并留下的。
明万历《无锡县志》即将西水墩称为地轴。清初康熙《常州府志》《无锡县志》在记载黄埠墩、西水墩时,均写到了天关、地轴之称。清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又有记载:“黄埠墩在运河中流,寺塘泾口。形家言:河势直下而益广,须此以砥之,故谓黄埠墩为天关,太保墩为地轴……太保墩旧名窑墩,运河北来,至是分流,入梁溪,而墩实当其冲。”
康熙志云:“太保者,自此南下三里许,当梁清溪口者是也。”
天关、地轴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何将黄埠墩、西水墩称之为天关、地轴?许多记者与朋友常问起我。天与地在《易经》中有丰富的涵义。《易经》中称天为乾、地为坤,合为乾坤,并衍生出五行、八卦之说。天地常指世界、宇宙。古语有“天行健,地势坤”。天关、地轴的说法源于《易经》,被道家所阐述,又被古代地理学家所衍生、引用。他们都将天关、地轴作为星宿说的内容。天关指角一、角二。所有行星在角一、角二的中间(黄道线上)来回穿梭,这就叫天关。地轴是指地球的假想轴。地轴通过地心,连接南北两极,与地球轨道的夹角为66度34分;地轴自转公转始终正对着北极星(小熊星座)a星。地球绕太阳一圈365天,地球自转一圈24小时,这就是地轴。道家认为,天关、地轴,即玄武神之龟、蛇。天关指蛇,地轴指龟,龟、蛇相对应(武汉长江大桥就是“龟蛇锁大江”),龟、蛇合一为玄武,玄武居北海,为水神,辖水域。道教的真武大帝即由龟、蛇化身而来。龟、蛇被称为“天关、地轴”,在宋元以后的堪舆书籍里面很常见,人首蛇身俑、双头龙俑可能是地轴的变体。
古代形家即堪舆家,民间又称风水先生,实为地理学者,他们认为,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气的运行与变化的结果,而这正是引用古代哲学家的思想。运河是无锡城的气脉,而水能止气、聚气。运河之水北来,到黄埠墩后,水面愈加宽阔,因此在运河“水势直下而益广”的情况下,地处运河要冲的关隘、轴心即黄埠墩、太保墩,有天关、地轴行水神的法力,能阻挡水势,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故县志中称“须此以砥之”,以防气被流失散尽。“天关”“地轴”被地理学者看作是风水枢纽。所有风水的计算都是按天关、地轴的运行进行计算,加以配合木星及北斗七星的运行情况计算出祖坟及祖宅风水的应验。唐朝卜应天著《雪心赋》云:“天关地轴,验富贵速迟”。按照现代气象学与天文学,天关是属于星宿毕宿星,现代又称金牛座星,其形状与古代形家所言以及与无锡黄埠墩、西水墩的实际地理位置是相符合的。
黄埠墩、西水墩这一对天关、地轴,从水利、交通上说是科学的,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能由此而机械地搬用“风水”之说。清乾嘉年间,无锡发生支浩明开显应坝遭诬陷下狱,后准许开坝,释放支浩明之事。这是由于内阁学士、无锡人邹炳泰和一些乡绅认为西水墩与沿岸的显应桥涉及“风水”而反对开坝。所谓风水宜以疏流为上,堵塞则死。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不违反风水,才符合科学。邹炳泰等人违反了科学,也违反了民意。
黄埠墩、西水墩一北一南,两相对应,天造地设。值得注意的是,无锡近代工商业的繁荣发展,最早由米市兴起,尤以北塘米市为最。北塘米市凭借着黄埠墩及附近的原芙蓉湖广阔水域泊船,又凭借着四通八达的水网交通而成为得天独厚的兴旺之地。从米市,一直到蓉湖庄、江尖、小尖的堆栈业、面粉业,又延伸到吴桥、惠商桥、惠农桥一带的纺织缫丝工业(如源康丝厂、唐程氏的丽新集团)、机器翻砂工业等,又发展到北塘大街、北大街等地的商市,不断扩大。而西水墩是荣家氏企业的发源地。荣氏企业从茂新面粉厂到申新三厂、天元麻纺厂等都围绕在西水墩附近一带。荣德生是一个笃信地理风水的实业家,他坚持在这里延续办厂,不无他的信念与道理。这一道理,实际上是指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运河所带来的货物运载、装卸之便利是创办企业最基本的先决要求与条件。这一实利体现了企业经营的科学性。
从1958年至1983年,无锡继续开凿成了新运河,使运河又有了新的活力,现在又在恢复惠山浜,黄埠墩的分流、导航作用更加明显。而2021年2月黄埠墩附近水域河床祼露,是由于航道淤泥长期没有疏浚的结果,黄埠墩本身也缺乏整修,颇使百姓失望。
无锡一南一北天关地轴之两墩,恰恰唱出了近代无锡工商业的两部重头戏。由黄埠墩生发的北塘工商业一直延续到解放后的九十年代,直至将北塘大街商业街市拆迁,断了人气与商气,从此繁荣与古建筑不再。由西水墩生发的工商业也由于拆迁,基本已是住宅区,难见当年民族工商业雄伟之风貌。固然无锡城市骨架需向外拓展,城市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但往往改造过程中只知经济利益,只知地皮价值,不注意保护人文历史,不注意保护原有的好的东西,而一味只知大拆大建,殊不知这种人文历史与建筑是一座城市的魂,是城市之精神,一拆就拆没了,破坏了“风水”,违反了科学,这种后果是地皮价值无法替代与比拟的。江尖水利枢纽建成了固定闸而不是建开放型的活闸也有碍于运河水与船的流动,不利于发挥其应有的流通作用。这一固定闸还影响到黄埠墩、江尖一带乃至于城区古运河的水环境。目前浙江、广东等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肯定的路子,实行“微改造”“有机融合”是值得无锡反思与借鉴的。
天关、地轴是无锡古运河中的两颗明珠,是先人留给我们的自然地理遗产,怎样用现代科学的眼光全面地观察认识,并加以保护、传承、利用,这是留给我们当代人及后人的课题。
(来源:无锡史志微信公众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部分图片视频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