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素有“歌海”之称,12个兄弟民族在长期生息繁衍中创造了世代传承、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的民间歌曲。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地飞歌•2019”
除了在集体生产时常同唱劳动号子和“开山歌”“挖地歌”之类劳动歌曲,还形成定期聚众会歌的传统习俗。
瑶族群众在林间对歌(图片来源于《广西通志·照片志》)
壮族的歌圩、汉族的摆歌台、瑶族的跳盘王和会期、苗族的跳坡、侗族的走寨和行歌月也、毛南族的走坡等各民族传统节日中,群众性歌舞活动长盛不衰。
桂西壮族青年对歌传情(图片来源于《广西通志·照片志》)
德保县壮族群众赶圩对歌(图片来源于《广西通志·照片志》)
广西民歌的歌唱内容包举宏富,不论天上地下,古往今来,从生到死,人们凡有所感所想,都可随口编词,即兴歌唱。
少数古歌、风俗歌,则有相对固定的传统唱词。广西民歌大多容纳于不同场合、不同目的内容的各种传统民俗活动之中,受到民俗活动不同特性的直接影响,因而形成多种不同的体裁。
山歌体民歌的高亢明亮、优美抒情,就与“倚歌择偶”的传统习俗,与聚众会歌的娱乐游艺民俗大有关系;
风俗歌体民歌旋律起伏、情调委婉,是生产和婚嫁习俗的一种曲折反映;
小调体民歌情感细腻,风趣多彩,灯调体民歌载歌载舞、情绪热烈,体现着各地各族岁时节令民俗的内在要求。
一些特有民俗活动中的民歌,如壮族的蚂(青蛙)节歌、汉族的跳岭头歌、瑶族的盘王节歌等,以及各族的哭嫁歌、拦路歌等,则分别直接渊源于古老的图腾崇拜、巫术信仰、始祖神话,以及族外抢婚的风习。
瑶族盘王节
广西民歌的歌词均为韵文体。双句式歌词普遍形成方整性、对应性的音乐结构。又由于各族民歌大多是抒情性的即兴创作,为适应情感抒发或情趣表达,也有各种非对称性和非方整性的音乐结构出现。
广西民族语言及其方言土语种类繁多,语调复杂,以语言的声、韵、调的变化为基础形成的民歌旋律,多姿多彩,变化万端。
壮族三声部民歌演唱
拥有多声部民歌,是广西不少民族民歌的又一共同特色,这些民歌大多为同声重唱或合唱的二声部组合,个别地方也有三声部或男女声混唱组合,表现出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多声结构型。是我国民族民间多声音乐的瑰宝。
(来源:方志广西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