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ENGLISH
地名探源之睢宁县

睢宁县位于徐州市东南部,南、西部与安徽省泗县、灵璧县接壤,全县总面积1773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睢城镇。

睢宁地区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居住。商周时期为取虑国。秦代睢宁地区南属取虑县,北属下邳县,两县隶属泗水郡。汉武帝元光中(前134~前129)在取虑东部封建睢陵侯国,元狩六年(前117)置临淮郡,辖有睢陵等县,东汉时睢陵、取虑属徐州下邳国,睢宁仍分属之。隋文帝开皇初年(581年后),废睢陵县,睢宁地区地入下邳,南入泗州。宋代,睢宁地区被宋割让于金,金于宣宗兴定二年(1218)四月在宿迁县古城建睢宁县,属南京路泗州。睢宁建县后,历元、明、清、中华民国至今,县名未改,县府驻地睢城镇亦未变。

睢宁得名取“睢水安宁”之意。提起睢宁得名,必然要谈到睢水及鸿沟。

鸿沟是条古运河,约于战国魏惠王十年(前360)开凿。《水经·渠水注》引《竹书纪年》作“大沟”。它的故道自今河南荥阳市北引黄河水,东流经今中牟、开封北,折而南经通许东、太康西,至淮阳东南入颍水。联接济、濮、汴、睢、颍、涡、汝、泗、菏等主要河道,形成了黄淮平原上的水道交通网,对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巨大作用。楚汉相争时曾划鸿沟为界,东面是楚,西面是汉。今称界限分明为“划若鸿沟”,中国象棋棋盘上亦有“楚河汉界”,皆出于此。

睢水为鸿沟的支派之一。故道自今河南开封东从鸿沟分出后,经杞县、睢县北、宁陵、商丘南,夏邑、永城北、安徽濉溪市南,宿县、灵璧、江苏睢宁北,至宿迁市南注入古代泗水。

睢宁县属淮河流域,古有泗、淮两水横贯全境。自南宋时黄河夺淮入海后,黄水经常泛滥成灾,700余年间在县境内较大的迭复式决口计67道。由于黄河水挟带大量泥沙,每次决口后,堤内泥沙淤积河床,堤外泥沙淹没良田。所以,在黄河夺淮入海后的金兴定二年(1218),建县时,取名“睢宁”以求“睢水安宁”,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又一次改道北移,从山东利津入海。睢宁县境内的黄河便成故道,当地称废黄河。以废黄河为界,睢宁县划分为3个水系:废黄河以北黄墩湖地区属沂、沭、泗、骆马湖水系;废黄河自身为独立水系;废黄河以南除西北一小部分属濉塘河水系外,其余均属徐洪河水系(原称安河水系)。

明清时期因黄河是漕运所在,官府重视筑堤防洪,有兵、民防守。除此之外,其余河道基本未经治理,弯曲浅窄,有的仅具河型,排水不畅,几乎年年成灾。

新中国建立以后,睢宁县的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群众开挖和疏竣干支河流和大、中、小沟,兴建节制闸、桥涵闸,建设有利于拦洪和蓄水灌溉的中小型水库,形成了梯级河网化体系。睢宁县的水利面貌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古老的睢宁大地这才有望实现真正的“安宁”。

(作者:允 治)

(来源:江苏地情网 《江苏地名溯源》)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国家方志馆)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